![]() |
![]() |
![]() |
---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---|
【註】《汉书》,又名《前汉书》,中国古代历史著作,东汉班固所著,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。《漢書》的記載, 上起劉邦被封為漢王元年(西元前206年),下終王莽地皇四年( 西元23年),以西漢一朝為主,同時亦囊括了四年楚漢之爭, 十五年王莽改制,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。全書包括十二「紀」、八「 表」、十「志」、七十「列傳」,凡一百篇,共八十餘萬言。 至唐代顏師古以《漢書》卷帙繁重,便將篇幅較長者分為上、 下卷或上、中、下卷,成為現行本《漢書》一百二十卷。《漢書》 中所載漢武帝以前之紀、傳,多用《史記》舊文,武帝以後之史事, 則為新撰。汉书虽沿用史记旧文,但补充了大量新的资料, 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。班固(公元32年-公元92年),字孟堅, 扶風安陵(今陝西咸陽)人,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。 【作者簡介】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)人,东汉史学家班彪之长子,东汉历史学家,《汉书》作者。与司马相如、扬雄、张衡合称为汉赋四大家,与父班彪、及其弟班超,三人合称“三班”。 其曾祖父班况,汉成帝时为越骑校尉。班固年少时,班固的父亲班彪教其读书识字,九岁能写文章,十六岁入首都洛阳太学,博览群书,“九流百家之言,无不穷究”。建武三十年(54年),班彪卒,班固自太学返乡服丧。 班固继承父业,撰写《汉书》,共一百篇。《汉书》更改《史记》体例,废除世家一体。班固编写过程中,有人告发其“私修国史”,因而被捕入狱。他的弟弟班超向皇帝说明班固修《汉书》的目的是颂扬汉德,让后人了解历史,从中获取教训,并无毁谤朝廷之意。后来无罪开释,明帝更给班家一些金钱,协助编写史书。有一天,汉明帝问班固:“卿弟安在?”班固回答说:“为官写书,受直以养老母”。 汉明帝颇赏识班固的才能,召为兰台令史(中央档案典籍管理员),奉诏与陈宗、伊敏、孟异等撰《世祖本纪》及诸传记,后转迁为郎,典校秘书,又撰功臣、平林、新市、公孙述等列传,共成列传、载记28篇。当时兰台令史傅毅是他的同僚,二人皆以文闻名,班固与弟班超书曰:“武仲以能属文,为兰台令史,下笔不能自休。”此即文人相轻的流传。班固又奉敕诏完成其父所著书。 汉章帝时,班固任玄武司马。建初四年(79年)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,诏诸王、诸儒赵博、李育等集合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,由班固纂成《白虎通义》。章帝建初七年(82年),基本完成《汉书》的写作。 (原载《海外南开人》118期,6/27/2017出版) |
|
---|
| Contact 联系 | Last Revised
05/16/2025
| |